教育部2011计划
 
时间:2012-08-26 18:36:37   点击: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按照“2011计划”的目标,未来,国内一批高校将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协同创新中心”实施细则

  “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教育部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建设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将委托第三方评估。

  教育部于(2012年)4月24日正式发布“2011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开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申请工作。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

     “协同创新中心”分类

  “2011协同创新中心”[1]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申报要求

  方向选择符合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地方、行业等重点发展规划,牵头高校具有明显优势和组织协同创新能力与公认力。

    ┅模式选取合理,协同创新体组建成熟,各方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联合牵头的单位原则上不超过三个,参与单位数量不限。

    ┅牵头高校在该方向的主体学科须为国家重点学科,并有运行良好的国家级和教育部科研平台。 

    ┅围绕协同创新方向,已经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团队,具备解决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了相应的人才聘用和管理制度,形成了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

    ┅已具有较强资源汇聚能力,已形成了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相关部门、地方、企业、高校等方面的支撑落实到位。

    ┅前期培育效果明显,成效显著,相关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改革计划全面系统,措施切实可行。

    评审要求

  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项目方向: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特色与优势。单位:牵头高校主体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并拥有国家重点研究基础;协同创新体系能够代表该方向国内最高水平,并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和能力。队伍:已经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牵头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基础:开展了相关机制体制改革,有较充足的科研任务,在科研平台、中心用房、仪器设备等方面有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建设现状

  目前已知获批成立的协同创新中心有:
  1,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
  2,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
  3,肿瘤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
  4,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5,量子调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8,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
  9,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10,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与成果转化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
  11,国家清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协鑫集团
  12,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
  13,拓扑材料科学与技术上海协同创新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微系统所等
  14,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
  15,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16,主要粮食作物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7,畜禽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8,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20、中华创新药物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
  21、“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科技大学[2]
  22、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23、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4、生物医用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
  25、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钢铁研究总院
  26、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河海大学、清华大学、长江三峡集团
  27、先进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
  28、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
  29、特殊区域公路大通道协同创新中心:长安大学、同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30、长江黄金水道绿色和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重庆交通大学
  31、阻燃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
  32、雷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
  33、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 
  34、农业高效用水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武汉大学
  35、有机发光显示(OLED)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
  36、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国家审计署、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
  (统计截止于2012年8月25日)


地址:江西财经大学(麦庐园校区)图文信息大楼6楼
电话:0791-83810553 传真:0791-83810793 邮箱:985848070@qq.com
江西财经大学生态经济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