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十三五”规划
 
时间:2017-08-31 09:28:17   点击:

 

江西省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十三五”规划

 


  

 

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旨在推进鄱阳湖流域的生态健康和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三十多年以来,按照“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探索和实践了山、江、湖不同区域的生态恢复、环境优化、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建立了系列可持续发展模式,推进了江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十三五”规划是推进鄱阳湖流域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按照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十三五”规划,重点围绕完善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机制、建立山水林田湖保护与治理模式、提升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效益等方面部署任务,探索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共建共管模式,促进鄱阳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夯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基础。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鄱阳湖流域,包含江西省100个县(市、区)中的98个;规划的工作领域为山、水、林、田、湖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环境治理,不涉及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等。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省持续推进山江湖保护与开发治理,统筹实施了一系列治山、治水、治湖工程,在完善鄱阳湖流域治理机制、加强生态建设、环境治理、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绿色产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进展,全省生态优势得到巩固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流域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在全国率先实行全流域生态补偿;完成了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和水资源红线划定;创新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河长制;建立了差别化的领导干部考核制度,加大了生态文明考核指标的权重。

――生态建设与保护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全省共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88处,其中国家级14处、省级38处;国家森林城市5个,森林公园达179处;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居全国第2位;森林蓄积量达到4.4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9位;全省湿地面积达91.01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45%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总面积扩大到11312.71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6.8%。全省地表水类水质断面达标率达81%,主要河流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6.2%,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深入开展工业污染防治,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实施五河一湖环保整治行动,推行清洁生产,强化污染防治;深入开展生活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全省集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60%,实现无害化处理设施县级全覆盖;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畜禽粪污治理,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544家,创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建设绿色矿山32个,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22个、省级绿色矿山10个,完成恢复治理矿山1159处,恢复治理面积达0.92万公顷,矿山土地复垦面积3000余公顷。

――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高。深化土地集约利用,加强土地整治,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35%,闲置土地处置率为98.65%2015年末,全省耕地总面积308.27万公顷(4624.10万亩),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43.64万公顷(3655万亩);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水资源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全省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250亿立方米的红线范围内,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14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0年下降40.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9开发淡水面积达167万公顷,水面利用率达25.5%;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6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

――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协调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全省共建立了1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6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05个示范核心园,制定各类农业地方标准近400项,绿色有机农产品1042个,位居全国前列;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5.9%;循环经济产业园进一步优化升级,建有4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

――美丽城乡统筹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镇绿色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历史性突破;截至2015年,创建了4个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5个国家级生态县、20个省级生态县,22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633个省级生态乡镇,673个省级生态村;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了16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42个山江湖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实验区。

――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在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与保护、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生态农业等重点领域集成创新了5000余项技术(模式),建立了63个试验示范基地,示范推广了600余项相关技术和100多套技术模式,为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提供模式与样板;完成了鄱阳湖科学考察,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数据库平台。

 

第二节 面临的形势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我省十三五一项重要和艰巨的任务。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全省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与综合治理制度体系,建立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新模式,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新形势要求在系统总结和推广山江湖治理经验基础上,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山水林田湖综合管理、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和扶贫富民的新模式。

当前,我省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发展与保护的双重压力更加严峻。尽管我省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但山江湖生态系统仍然面临较为突出问题:鄱阳湖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流域面源污染仍然比较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不高,局部区域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偏低,生态经济总量偏小。解决这些问题依然需要坚持山江湖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第二章 总体安排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为目标,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山江湖生态系统质量、功能和综合产出率,努力打造流域生态文明江西样板

 

第二节 开发治理思路

按照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统筹山、江、湖保护、开发与治理探索以(鄱阳湖流域上中游的山地丘陵)、(鄱阳湖流域中下游的河谷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与技术模式,增加高品质生态供给;坚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协同发展,加强制度供给,依托资源和生态优势重点打造系列可量测、可复制、可推广的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扶贫双赢,推动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在发展模式上,坚持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从以治山、治江、治湖、治穷的抢救恢复型为主的生态治理模式,转变为富山、富水、富民、强生态的减压增效型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山江湖治理模式升级版。

 

第三节 基本原则

从鄱阳湖流域山水林田湖的保护与高效利用出发,突出综合性、先导性、开放性等特点,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优先、试点先行、开放合作等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紧紧抓住山水林田湖生命体的特点与问题科学谋划布局,协调上下游发展利益,实施流域综合管理。同时,对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阶段目标和切实需求,优先抓好生态红线和主体功能区等重点区域的保护和开发。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治理并重的原则。既要强调加强对流域内山水林田湖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尤其是禁止开发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功能区的保护;更要强调通过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山水等各自然要素的合理开发利用来实现生态保护,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坚持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原则。围绕流域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整合资源,开展科技攻关与试验示范,以模式创新和样板工程支撑与引领山水林田湖综合管理。

――坚持开放合作,共治共享的原则。扩大开放合作,打造对外合作平台,积极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和市场,同时协调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等方面在保护与发展中的权益与职责,推进共治共享。

 

第四节 规划目标

2020年,基本建立以河长制和生态资产科学管理为核心的山江湖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流域资源与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与生态文明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山江湖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提升,群众生活全面小康,初步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产业发达的生态经济区。主要规划指标如表1

1主要规划指标

  

2015

2020

累计或年均增长(%

属性

生态

系统

建设

森林覆盖率(%

63.1

≥63.1

稳定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5.4

6

11左右

约束性

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立方米/公顷)

54

60

11左右

预期性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88

≥91

[3]

约束性

“五河一湖”自然岸线保有率(%

>90

90

--

约束性

林地保有量(亿亩)

1.61

≥1.61

稳定

约束性

湿地保有量(万亩)

≥1365.1

≥1365.1

稳定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万亩)

4268

4391

[123]

约束性

资源

高效

利用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147

--

[29]

约束性

单位GDP建设用地比前五年下降比例(%

35

25

[10]

约束性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

0.55

[10]

约束性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55

62

[7]

预期性

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67

85

[18]

约束性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85.9

89.4

[3.5]

约束性

水产健康养殖比重(%

19.8

27.4

[7.6]

预期性

注: [  ]为五年累计提高或下降数。

 

 

 

第三章 分区布局与重点任务

 

鄱阳湖流域涵盖了江西省100个县(市、区)中的98个,根据地貌类型、流域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和基本方法,将鄱阳湖流域划分为山区、丘陵区、河谷平原区、鄱阳湖平原区四个有机联系的地理单元。各分区类型所包含的县(市、区)见表2。同时,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环境优势及发展需求,结合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确定山江湖开发治理的重点。

 

第一节         分区布局

――山区 海拔一般在500以上,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主要包括大起伏中山、中起伏中山、小起伏中山、高丘陵,共30个县(市、区),其中,20个县(市、区)列入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2个县(市、区)列入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7个县(市、区)列入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1个县(市、区)列入省级重点开发区域。

该区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是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区,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具有较高生态功能价值。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功能不强、经济发展较落后和交通设施不完善等。

2 各分区范围

各设

区市

山区

丘陵区

河谷

平原区

鄱阳湖平原区

南昌

 

 

 

安义县、进贤县、新建区、湾里区、南昌县、青云谱区、西湖区、东湖区、青山湖区

赣州

全南县、崇义县、定南县、寻乌县、大余县、会昌县、瑞金市、龙南县、安远县、宁都县、上犹县、石城县

赣县、兴国县、信丰县、于都县、南康区、章贡区

 

 

吉安

井冈山市、

遂川县

万安县、永丰县、安福县、永新县、新干县、青原区、吉水县、峡江县

泰和县、吉安县、吉州区

 

抚州

黎川县、广昌县、资溪县

宜黄县、乐安县、南丰县、南城县

崇仁县、金溪县

东乡县、临川区

宜春

靖安县、铜鼓县、宜丰县、奉新县

袁州区、万载县

上高县

高安市、丰城市、樟树市

萍乡

芦溪县

(湘东区、上栗县)、莲花县

安源区

 

新余

 

分宜县

渝水区

 

九江

修水县、武宁县

瑞昌市

 

德安县、共青城市、都昌县、九江县、湖口县、庐山市、彭泽县、浔阳区、濂溪区、永修县

鹰潭

 

 

贵溪市、月湖区

余江县

上饶

德兴市、铅山县、玉山县、婺源县、广丰区

上饶县、横峰县、弋阳县

信州区

万年县、余干县、鄱阳县

景德镇

浮梁县

昌江区

珠山区

乐平市

合计

3030

2729

1212

2929

注:1.凡有乡镇或村分布在鄱阳湖流域界线内的县市区都纳入鄱阳湖流域的范围;

2.括号内数字和县(市、区)属于江西全省范围;庐山市和濂溪区分别为原星子县和庐山区。

――丘陵区 海拔多为200500,地貌类型主要包括小起伏、中起伏低山、低海拔丘陵,共有27个县(市、区),其中,6个县列入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1个县列入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12个县列入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1个县(市、区)列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7个县(市、区)列入省级重点开发区域。

该区水土资源丰富,主要以提供农产品和生态功能为主体,是农业发展重点区域。小型水利工程欠账较多,完好率低,洪旱灾害和地质灾害频发;森林覆盖率高,但森林结构不合理;农林特产较多,旅游资源多样化,但品牌缺乏,产品增值效益低,经济效益不高。

――河谷平原区 地貌类型主要包括洪积、冲积平原,溶蚀平原、台地,海拔低于200,共有12个县(市、区)。其中,4个县列入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4个县(市、区)列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4个县(市、区)列入省重点开发区域。

该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城镇化和工业化重点开发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区域。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高,建设用地资源有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现代农业发展较快,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规模养殖不合理布局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鄱阳湖平原区 以平原地貌为主,全区地表主要为第四纪红土和近代河湖冲淤物,土壤较肥沃,包含有29个县(市、区)。其中,4个县(市、区)列入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9个县(市、区)列入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13个县(市、区)列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3个县(市、区)列入省级重点开发区。

区域内湖泊水域和湿地面积广阔,水、热、土条件良好,生物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既是国家棉粮油重要生产基地,又是江西城镇化、工业化、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该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旱灾害频繁,沿湖土壤沙化现象突出,湿地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生物多样性降低;鄱阳湖持续低水位运行时间延长,水质下降,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节 重点任务

山地丘陵区开发治理。以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提高生态系统综合产出率为目标,着重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构建绿色化、生态化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增加高品质的生态供给;开展典型矿山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建立废弃矿山绿色开发模式;加强土壤污染修复与开发利用,提高土壤安全利用率。

河谷平原区污染综合防治。以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和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加强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推进农田质量提升;加强河流的水污染防治,降低水环境风险;开展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与生产环境。

鄱阳湖环境综合治理。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为目标,加强湖区水环境治理,提升鄱阳湖水功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强化对江豚、候鸟、渔业资源的保护,推进生物多样性提升;开展退化湿地和沙化土地生态修复与示范,构建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新模式。

鄱阳湖流域综合监测与管理。以服务流域科学管理为目标,完善覆盖全流域的资源与环境综合监测网络体系,实现跨部门、跨区域数据互联互通,建立流域生态安全信息云平台。

 

第四章 山地丘陵区开发治理

 

第一节 水源涵养能力提升

强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以建设南方重要生态屏障为重点,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公益林保护、防护林建设、低产低效林改造等系列工程,开展非国有公益林赎买试点,系统修复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源头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升级改造,推进智慧化管理与功能提升,巩固和扩大森林生态空间,提升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

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控。加强江河源区、重要水源地和水蚀风蚀交错区等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控,开发阻控泥沙、阻滞面源污染的坡面水土保持关键技术和径流调控的坡面水系工程工艺;以中小流域为单元,实施脐橙、油茶、茶叶等园地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格禁止25度以上陡坡建园;以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开展公路、工业园区等大规模建设工程水土流失阻控防治。

开展水源地保护。完善山塘、水库、江、河、湖泊保护区的退养机制,严格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禁止使用无机肥、有机肥、生物复合肥进行水产养殖,以自然放养促进退养水库和湖泊的自然恢复;在陡水湖、大坳水库等水源地开展优质湖库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水域生态健康养殖,开展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生态修复,严格控制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的养殖容量和养殖密度,发展滤食性、草食性净水鱼类生产,推广高效安全复合饲料,逐步减少使用冰鲜杂鱼饵料。

 

第二节 土壤污染综合整治

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建立和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覆盖;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与评估,摸清土壤质量等级与土壤污染情况;实施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和污染源排查,划定土壤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域,建立污染源防控措施;结合土壤质量等级及土壤污染状况,合理调整农产品主产区的空间布局。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开展土壤环境容量与承载力、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土壤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关系等研究,推进土壤污染诊断、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关键技术与功能材料研发;调整种植结构,开发污染耕地适种品种,防止污染物进入食物链;加强污染土壤休耕试点,启动污染耕地集中区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采取生物与非生物修复相结合的技术或手段,对工矿区或园区周边受污染耕地进行治理和生态修复,建立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示范。

专栏1 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

01

赣南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恢复试点

遵循“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以功能定位与突出问题为导向,按流域、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4个片区,重点实施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整治、矿山环境修复、水土流失治理、土地整治与土壤改良等五大工程,实现生态环境“从山岭到河湖”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02

低产低效林改造

建立江西省低产低效林改造标准与技术规程,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700万亩,全省混交林面积比提高到40%以上。完善重点工程营造林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推进营造林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森林水源涵养能力。

03

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

针对低产低效林、果园茶园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构建山水田林湖一体的水土保持生态体系,在坡耕地、崩岗区、马尾松林地、红砂岩地、生产建设用地等重点水土流失区开展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

04

土壤环境监测与污染修复试点示范

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建立土壤环境数据库。加强稀土矿、钨矿、铜矿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集成攻关,探索污染耕地分级、分区、分类施策的综合治理模式,建立周边耕地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修复综合治理与修复示范基地。

 

第三节 矿山修复与土地复垦

开展可复垦矿区土地资源现状调查。遵循区域开展、重点突破、解剖典型、控制一般的原则,查明全省各类矿山土地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条件;重点查清废弃矿山土地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条件,提出矿山土地用途转换和治理恢复方案,为矿山环境开发式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施矿山分类修复与复垦示范。强化矿山分区分类治理,区分新建矿山、现有生产矿山、责任主体灭失矿山等类型,完善治理恢复模式;通过造地返耕、复垦还绿、种植能源草、尾矿综合利用、矿山公园建设等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矿山环境治理;以矿区破坏土地的土壤修复和重建为目的,综合利用工程措施和物理、化学、生物、生态措施,重构适宜的土壤剖面和理化性质,改变土壤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增强土壤的肥力;开展宜矿山、宜矿山、宜矿山、宜矿山和宜矿山复垦示范,探索矿山生态修复与土地复垦模式。

 

专栏2  矿山修复与土地复垦重点工程

01

赣东北重金属矿区土地复垦工程

以赣东北德兴、铅山等县市的重金属矿区的土地复垦为主,涉及重点项目4个,工程规模达4191公顷,其中,工矿用地置换2000公顷,新增耕地1074公顷

02

景德镇瓷土矿区土地复垦工程

以景德镇市的瓷土矿区的土地复垦为主,涉及,涉及重点项目2个,工程规模达1530公顷,新增耕地339公顷

03

赣南稀土矿区土地复垦工程

以赣南稀土矿的土地复垦为主,涉及重点项目8个,工程规模达1335公顷,新增耕地964公顷

 

第五章 河谷平原区污染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综合防治

开展河流生态修复与河湖健康评价。实施五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工程,加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推进水系连通;合理规划与利用洪泛保护区与控制利用区,推动河流洪泛区恢复与保护,提升净水、储水生态功能;开展生态堤岸建设试点,治理河堤崩塌,恢复自然岸线,保护水域岸线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功能性;实施清河行动,采取河道采砂与疏浚相结合的措施治理河道,妥善处置河道采砂废弃物;开展河岸带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五河尾闾河道治理,推进水生植物恢复;实施河湖健康评价试点,形成鄱阳湖流域河湖健康评价体系。

加强水域沿岸产业绿色转型。调查水域沿岸产业园区布局,摸清产业发展污染源重点分布区域;合理调整水域沿岸园区主导产业发展,积极部署绿色产业、低碳产业;规范健全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加强污染防治重点防控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加强清洁生产技术、设备的研发,大力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清洁生产能力,提升工业三废排放水平;加强水域沿岸种植结构调整,倡导循环农业、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

 

第二节 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安全处理。以垃圾分类为基础,推动农村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垃圾兑换银行,促进农村垃圾中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优化和改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实施垃圾强制性分类试点,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体系;在偏远地区因地制宜推广农村垃圾中小型热解处理模式,实现垃圾减量化和就地安全处置。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生活污水;大力推广无动力的庭院式小型湿地、污水净化池、小型净化槽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和人工湿地等技术;完善村庄绿化与乡村风景林建设,开展农村门塘、沟渠疏浚与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建立以村为单元的水良性循环系统。

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优化畜禽规模化养殖布局,严格畜禽养殖项目环评制度与执行检查,加强对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的监管;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和建设,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废水储存处理设施,推行高床养殖模式,实施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等工艺;加强粪污废弃物沼气化装备研制,鼓励畜禽规模养殖场使用高效率污水处理成套装置处理养殖废水;引入第三方治污模式,对中小型养殖场粪污进行集中处理和强制资源化利用。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研制和推广高效缓控释肥料和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应用技术,鼓励施用有机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削减污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和节水节肥灌溉技术,改进施肥、施药方式,提高利用率,实现化肥和农药施用量零增长;全面推广畜禽粪便有机肥利用、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技术,改善土壤结构与肥力;实施农业种植精细化管理,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优良耕作技术与制度体系。

 

第三节 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

建设农区生态屏障。在重要的农田集中分布区,加强农林景观格局与种植制度设计与应用,构建外围生态屏障和内部生态隔离带,增强农田生态系统抵御生物灾害、涵养水源的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完善农田水利系统。加强大中型灌区建设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山塘水库加固;以自然水网为基础,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构建具有强大调洪补枯能力的农田水利系统,提高农业用水保证率与农田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

加强田间水土保持。调整和优化农田耕作制度与种植结构,开展农田休耕试点,推广农田轮作,提升农田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水肥利用效率。

 

专栏3 污染防治与农田保护

01

中、小流域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示范

开展抚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中型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系统总结小流域“治山、治河、治湖、治穷”的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技术、模式、机制与经验,在全省20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流域进行推广应用。

02

河湖健康评价试点

依托河湖监测与管理信息平台,加强河湖环境动态监控,以抚河为试点,开展河湖生态健康调查与评价研究,建立河湖生态健康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

03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度,加强村庄绿化与乡村风景林建设,打造一批秀美乡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与农村垃圾回收再利用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门塘水系的污染防治和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染治理新模式。

0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示范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强化配方肥物化技术推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0000万亩以上。严控农产品区域污染源的排放和农业投入品的乱施滥用,推进合理施肥、病虫害安全科学用药、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支持粮食主产区应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沼肥应用、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水稻秸秆还田率达到80%以上,绿肥播种面积600万亩以上。

05

农田生态系统规划与建设

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知识,加强粮食生产基地的生态景观改造,增加内部生态隔离带,扩展外围生态缓冲带,形成农作物品种多样、水源涵养能力增强、抗灾减灾能力增强的农田生态系统景观。

 

第六章 鄱阳湖环境综合治理

 

第一节 湖区生态环境专项整治

加强临湖区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工程,控制临湖区面源污染;严格落实鄱阳湖周边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三区规划;实行水面近自然养殖和科学养殖,严格控制在水产养殖中违规使用功能微生物添加剂、投放肥料与饲料,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和使用土著功能菌原位修复。

加强湖区采砂整治。科学规划湖区采砂,实施长效监管,确定可采区、可采期、禁采区和禁采期,采取定点、定时、定量的办法,严格采砂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保护湖泊生态安全。

严格控制污染物输入。严格控制湖泊上游的氮磷、重金属、杀虫剂、除草剂等物质的排放,严密监测湖区氮磷浓度,科学调度五河水利工程,降低鄱阳湖蓝藻生长和聚集的风险。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重要水生生物。开展江湖关系研究及其对重要水生生物的影响,促进水生生物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加强对长江江豚、珍稀鱼类、底栖动物等野生生物资源保护,建设国家级长江江豚保护区和长江江豚救护站。

恢复湖区渔业资源。加大对鱼类产卵场的调查与保护,改善鱼类繁殖环境;大力实施禁渔区禁渔期制度,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控制捕捞强度,制止对鄱阳湖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建立鼓励渔民退出水产捕捞业的机制,引导渔民有序转产转业,有效遏制渔业资源衰退,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

加强冬季候鸟保护。健全候鸟保护体系,建设候鸟保护监测站(点);开展候鸟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长期监测和科学研究,保护和改善候鸟栖息环境。

 

第三节 湿地生态修复

加强湿地监测与研究。开展湿地资源普查,强化湿地遥感动态监测手段,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开展湿地生态系统资源承载力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提升湿地保护与管理水平。

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示范。严厉打击侵占湖岸和湿地行为,加强湿地保护;选择沙化湿地、退化湿地等重点区域,实施湿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工程,恢复与重建典型湿地植被、重要物种及其生境,改善湿地生态质量,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

实施湿地保护共管共享。加强鄱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鄱阳湖湿地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研究;实施社区参与的湿地保护与修复示范,探索资源共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保护模式,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调发展。

专栏4  鄱阳湖综合治理

01

湖区水污染防治

实施鄱阳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推进临湖村镇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提高脱氮除磷能力,控制入湖氮磷污染。

02

湿地生态恢复与评估

建立湖泊湿地生态监测与健康评价体系,开展湿地生态健康评估,为鄱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指导与支撑。

03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研究

加强江湖关系、“五河”与鄱阳湖水文变化规律及其对湿地影响研究,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可行性论证。

 

 

第七章 鄱阳湖流域综合监测与管理

 

第一节 流域生态文明云平台建设

1.构建统一的资源与环境监测体系

完善监测基础设施,丰富监测内容。开展资源与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摸清监测内容与功能性服务水平,识别监测网络覆盖范围与监测短板;完善水、土、气、生、矿产等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加密常规监测站点,扩充监测指标,逐步构建覆盖全鄱阳湖流域的山水林田湖监测网络。

建立多源合一的数据体系。创新监测手段,加强遥感技术、物联网、无线传感、信息技术等应用,建立涵盖水、土、气等要素的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规范数据标准,建立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建设融合自然单元和行政单元的资源环境格网系统,消除用地图斑差异,形成多源合一的数据体系。

2.开展流域综合科学考察

流域资源环境科学考察。对鄱阳湖流域重大科学问题与现时突出需求进行筛选与优先性分级,部署综合科学考察;不定期开展鄱阳湖水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调查;重点关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资源利用、农业生产环境与生态农业发展、重要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森林水源涵养与防护功能、流域水生态安全等问题,查明流域内水、土、大气、生物等资源与环境状况。

农产品产地环境科学考察。开展产地环境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绘制特色或典型优势农产品产地环境分布图,划定有机农产品生产区域;开展产地环境与农产品品质精准测量和自动化控制试验与示范,建立农业生产环境控制、农业生产过程控制和农产品品质控制等三控体系,服务绿色农业发展升级。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科学考察。以各类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为重点,补充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确定农作物、林木等种质资源类型、分布及状况、种质资源圃的建立、保护及利用现状,查清流域内重要的、特色的农作物品种及野生近缘种、珍贵和珍稀植物品种的分布,收集和绘制种质资源图谱,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园区建设。

水资源与水环境科学考察。以子流域为调查单元,重点调查流域内地表水资源与水环境特点、时空分布、大中型水库蓄水与调洪容量、时空分布;研究典型断面矿产资源开发(铜矿、钨矿、稀土矿等)、园地建设(油茶林、果园和茶园等)、规模化养殖、农村面源污染对河流和水库水环境与底栖生物的影响,查明地表水资源量与分配态势、水环境变迁。

3.建设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云平台

加强平台建设。对江西省电子政务云平台进行资源扩容升级,构建省级生态文明云平台;加强各部门数据管理与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构建资源环境数据交换平台,推进数据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实现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安全资源的集中管理、整体运维与资源共享。

建立统一的空间信息大数据库。基于基础性地理空间地图,完善大数据库与自然资源管理系统、专家咨询系统、模型评估系统等应用平台建设;统一空间坐标体系和数据标准,构建全流域统一的空间信息管理协同平台。

开展流域生态资产、生态安全监测与评估。加强建设项目、规划、土地管理、项目一张表审批等业务的协同办理;不定期对水、土、气、生、矿产等资源环境动态、自然资产、河湖健康和重大生态工程的资源环境效益等开展评估;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建立主体功能区优化与生态资产评估系统;建立流域水生态安全、湿地生态安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监测与模拟系统,实现流域重大生态问题快速智能化动态响应与预警。

 

专栏5 科学考察与监测评估

01

五河流域科学考察

在现有行业部门调查与监测的基础上,以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结合遥感影像解译结果,重点补充调查“五河”流域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利用模式、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种质资源利用、农业产地环境与水生态安全,规范数据标准,建立全流域资源环境大数据库。

02

流域生态文明云平台建设

依托江西省政府云平台,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开展生态文明云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用技术解决部门数据互联互通的壁垒,从实现政府综合决策科学化、监测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民化三个定位服务推进平台框架设计,确定阶段性开发目标与任务,先期开发资源管理系统、环境评估系统与成果展示系统等。

 

第二节 流域综合管理体制建设

1.构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完善河长制。以河长制为基础,以水污染防治为纽带,进一步充实河长制的工作内容,破除行政区划界线,统筹考虑流域内的土地、生物、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工作协调机制,自上而下逐步推进山水林田湖的综合开发治理,打造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样板。

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与离任审计,客观衡量辖区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是否实现, 保值增值,建立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促进鄱阳湖流域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

2.建立多利益相关方的社会参与机制

建立参与式流域综合管理机制。以小流域为单元,以自然资源可持续性利用为核心,以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议事决策制度为依托,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当地居民、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等共同参与,在乡村基层开展山水林田湖综合开发治理规划,部署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重大事项,探索自下而上的流域资源开发惠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社会参与机制。

打造多层次的流域发展论坛。根据流域嵌套的关系,以政府为主导,设计多层次的流域发展论坛,在流域上下级形成开放式的对话平台,凝聚社会各界力量,讨论流域内山水林田湖开发治理的重大事项,形成流域生态文明全民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3.完善流域综合管理的市场机制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坚持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保护业绩挂钩原则,探索建立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生态保护成效与补偿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以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为核算依据,建立流域内水资源、公益林、湿地、矿产资源、土壤环境保护的分类补偿机制,完善鄱阳湖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规范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全面优化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方式,在南昌和鹰潭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坚持政府引导推动,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排污者付费,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逐步健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形成高效、优质、可持续的环境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体系。

建立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平台。构建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土地、水、森林等自然资源资产价格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管理

强化省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委员会流域综合管理职能,对流域内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构建流域综合管理的交流与对话协商平台与机制,由省发改委牵头,推进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的顶层设计与任务部署。加强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规划的指导作用,编制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行动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协同推进,使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发挥叠加效应,实现生态空间管控、生态治理、生态经济、生态补偿四位一体。

加强公众参与平台建设,建立企业、社会组织、科研机构和公众参与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流域全民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第二节 健全制度保障

落实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生态经济行业绿色准入门槛制度、生态系统与环境监测评估制度、重大项目资源与环境论证评估制度等,推进红线制度的落实。

制定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标准,严格落实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办法,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改达标排污为许可排污,加强监督管理。

创新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法,建立多方位的生态补偿机制。坚持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保护业绩挂钩原则,探索建立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生态保护成效与补偿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以水质、水量和生态资产为核算指标的跨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建立公益林分类补偿、湿地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补偿、农田和土壤生态补偿机制。

制定包含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资产占用评价、生态工程实施预评估的生态影响评估制度、生态文明差别化综合评价考核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生态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建立与完善绿色GDP指标体系,加强对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考核,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权重。建立考核评价成果运用与反馈机制,推进干部考核的重点向生态领域延伸、干部选拔的焦点向绿色政绩聚光。

制定税收优惠或减免、财政补贴等多形式的优惠政策,开展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第三方治理和有机肥生产补贴试点,探索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资源化利用模式,推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第三节 扩大对外合作

巩固和提升鄱阳湖国际合作平台,密切与世界生命湖泊网各成员湖泊和机构的联系与对接,引进国外人才、技术和资金,促进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

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利用南南合作网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人员交流和项目合作,在国外建立若干示范项目,为我省技术和产品走出去搭建平台。

建设流域综合管理国际智库,加强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领域的机构和知名人士的联系与合作,打造湖泊流域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交流与会议平台。

制定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和企业,开展流域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研发示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努力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经济技术合作高地。

 

第四节 强化科技支撑

引进和优化整合各方科研力量,推进鄱阳湖流域研究院建设,建立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在流域综合管理、生态修复、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产业发展、监测与评估等优势领域取得一批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成果,推动鄱阳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山江湖开发治理技术试验示范,建立一批适应不同地理单元、不同类型的山、江、湖综合治理基地,总结、提升、推广山江湖治理技术模式。

 

第五节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对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建立鄱阳湖流域生态基金,通过购买服务,引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提升治理水平。

完善财政、税费、投资支持政策,带动社会投入,推动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的社会化运作。采用信贷、设备租赁、企业债券、上市融资、贴息补助等方法,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建设-经营-转让(BOT)等不同形式参与鄱阳湖流域开发治理,形成财政拨款、行业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投融资机制




地址:江西财经大学(麦庐园校区)图文信息大楼6楼
电话:0791-83810553 传真:0791-83810793 邮箱:985848070@qq.com
江西财经大学生态经济研究院 版权所有